从服务业看信息化管理

虽然我国服务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如:构成复杂、比重偏低、劳动密集型偏多、创新滞后等等,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服务行业的发展空间却越来越大,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也在逐步提高,分析表明,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企业信息化的推广。广州一直以“食在广州”闻名,据一位朋友介绍,广州不少餐馆,顾客点菜后,服务员无须到厨房下单,而是通过掌上电脑即可完成,并能够及时掌握菜单的供应情况,如果缺货,则请顾客另点新菜。其实,这就是一款信息化点菜系统。

  对于企业来说,实行信息化,旨在打破原始的手工传递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延伸到今天,信息化已经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入世后的服务行业。在以往的服务领域,由于人为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信息采集随意,来源失真,企业不仅无法正确把握市场脉搏,而且也不能将相关信息嵌入到企业的流程管理链条中,导致工作效率不高、效益低下。而借助于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可以形成工作流、物流、资金流的智能结合,提高整体劳动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究其原因,有三点:

  优化企业结构
  信息化推进是服务业升级换代的加速器,也是企业不断完善的过程。借助网络智能手段,不管是服务业还是其他行业都可以及时调整结构。比如:现代物流业通过信息化的技术平台,逐步实现从设计最佳配送方案的第三方物流向整合供应链的第四方物流升级。金融服务业利用互联网进行服务方式、服务手段和服务产品的创新; 公共服务中,电子政务、远程医疗技术、人工智能、远程教育、网上培训、网络传媒等更新了医疗服务、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的手段。

  加快服务创新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普及,深刻改变了服务业的传统经营模式和管理方法,开拓出诸如软件业、科技咨询业、数字出版业、会展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的新领域、新业态。同时,信息技术能够将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进行结合,便于服务企业开展连锁经营、网络购销等,实现现代服务业生产运作方式、经营模式的创新;同时,信息技术在采购、库存、订单、配送、洽谈、支付和结算等领域的应用,有助于现代服务业实现生产管理、客户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促进商业和管理模式的创新。

  推进体制改革
  体制改革首先要建立在对数据的掌控上,如果企业保持在“孤岛信息”的状态下,企业改革方向难免会出现偏差,给公司带来的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的数据共享功能,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企业运营质态,参与管理,加快各环节响应速度,最终体现在企业快速应变能力的大幅度提升,提高企业自身的创新意识,进而为企业改革提供参考。

  促进对外开放
  首先,信息化通过强化现代服务行业原有的比较优势和服务产品的特色与质量,促使服务企业采用适宜的贸易模式和战略,扩大现代服务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提升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地位。其次,信息化能创新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方式,优化引资环境,提高外资利用率。跨国公司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现代服务产品的国际交易,能够突破时间、空间的局限,减少服务贸易壁垒的约束,这有助于降低现代服务业市场准入门槛,扩大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范围,实现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的升级,促使企业逐步走向更大市场。
由此可见,信息化与现代服务业密不可分。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史现代服务业的依托,是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可以说,“信息化是现代服务业之核”,没有一个饱满、坚硬、有力的信息之核,则不能支撑大都市现代服务业的高度发展。

  透析信息化的本质,无非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并且问题能在第一时间解决。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监控,发现问题预兆,使得管理由事后控制逐步转变为事中控制甚至事前控制。在信息化建设上试图高枕无忧,期望一劳永逸的企业将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只有脚踏实地、充分利用特色信息化管理有效提升运营效率、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做法才是最切合健康发展实际的。